辽足的死亡报告早已写好,中国足协压了很久才发布出来。
宣布辽足死亡48小时后,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宋凯向辽宁沈阳城市建设足球队授予“新辽足”称号,并举行授旗仪式。作为东北足球的代表,它的死去与重生用一种极为随意的方式进行切换,甚至没有给所有人留下反思的时间。
就在新辽足诞生的那一刻,四个准备讨薪的辽足旧将悄悄来到体育局门口,等待宋凯回来,他们要与局长面对面讨薪。
一边是新人笑,一边是旧人哭,悲欢离合在同一时间呈现,扭曲得要命。
四名辽足旧将去体育局讨薪 门前与局长发生小摩擦
5月23日中午,足协对外发布了辽足被取消注册资格的官方通告。
辽足沉默。
32小时后,俱乐部的告别终于与公众见面,除了遗憾和歉意之外,还有感谢各方过去这么多年的支持,希望辽足精神犹在,后来者重树辉煌。
关于俱乐部接下来的所有善后,以及拖欠球员的工资、奖金如何解决,公告里没有提及。
不到24小时后,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宋凯向辽宁沈阳城市建设足球队授予“新辽足”称号,并举行了授旗仪式。
作为东北足球的代表,它的死去与重生切换得如此随意。这样的方式让部分参加活动的球迷很不买账,高呼“辽足已死”,现场气氛一度陷入尴尬。
“沈足可以成为永远的沈足,但绝不会是新辽足,今天下午的授旗仪式真的是恶心。”一位球迷昨晚给
腾讯体育记者发来了这样的留言。
就在宋凯给“新辽足”授旗时,四名辽足旧将,以及两位球员家长悄悄来到辽宁省体育局门口,要在局长回来时跟他见上一面,说白了就是为了讨薪。
辽足的多名球员上个月就曾到体育局找宋凯,结果当天没有见到人,被一位分管足球的负责人接待。他们这次知道宋凯会参加新辽足的授旗仪式,所以专门到体育局门口去堵。
宋凯出现后,一名球员掏出手机要录视频,双方还曾因此发生一点小摩擦。还好,事情并未闹大。可即便如此,跟着一起去的两名球员家长仍旧表达了不满情绪。
据现场球员介绍,后来两个人上楼与局长交流,得到的答复是:俱乐部下周会给你们一个说法。
“俱乐部下周到底能不能给说法,能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说法,我们也不清楚。”一位前往体育局讨薪的辽足队员表示,自从开始讨薪到解散,俱乐部始终没有主动联系过他们,很多人后来连俱乐部搬家了都不知道。
队员称总共欠了大约4000多万 为讨薪发多份律师函
据一位辽足旧将介绍,俱乐部目前拖欠他们的工资、奖金总共大约4000万元,他们已集体聘请了一位专业律师,准备打一场关于讨薪的持久战。
辽足球员聘请的律师王金兵告诉
腾讯体育,他们之前已向辽足俱乐部、宏运集团发去了讨薪律师函。在他看来,辽足的球队虽然解散了,但俱乐部还没有主体终止,所以发这个律师函很有必要。接下来还会走中国足协的仲裁程序,目前正在网上提交相关资料。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辽足已被取消注册资格,不再受中国足协管理,此时向足协申请仲裁是否有还有意义?
“欠薪这件事是发生在辽足还是中国足协会员期间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走这样的程序。”王金兵表示,从之前讨薪的经验看,有些人并没有申请足协的仲裁程序,而是直接到法院去起诉,“经过一系列审理后发现这件事应该归足协来管,最后还是要找到足协。”
“所以我们先走足协仲裁这一步,如果他们不管,那么我们找法院也是有相关依据的,不至于法院最后再推给足协。”王金兵说。
经验告诉大家,一旦俱乐部解散,球员想要拿到钱会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讨薪对象只有俱乐部。后者既没有钱,也没有固定资产。
不过王金兵认为宏运集团一直是辽足的投资方,可以找他们追债,这也是把律师函发到宏运集团的原因。
从“天眼查”现实的资料来看,辽宁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总共有5家,包括北京嘉华兴业投资有限公司(占股63.33%)、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占股20%)、北京宏强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占股6.67%)、北京华俊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占股6.17%)、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占股3.83%),这里面并不包括宏运集团。
律师对打赢官司充满信心 只是为钱由谁出而担心
对于这种情况,王金兵表示自己都很清楚,他认为辽足俱乐部从工商登记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它其实就是宏运集团的一个机构,“宏运集团对它进行实际控制。”
“在民事法律上,一个独立法人的控制人是它的股东,宏运集团表面上不是俱乐部股东,但从俱乐部这几年的活动来看,他们就是在控制这个俱乐部。这个控制不完全是指踢球的控制,而是非足球类项目的控制。”王金兵给腾讯体育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让足球俱乐部向第三方借款的。
“这个第三方是宏运集团成立的金融公司,宏运集团利用他在公司的控制权,将公司的资产借给了它实际控制的几个公司,其中就包括足球俱乐部。这是法院判决上认定的,借了1500万。”王金兵表示,这个1500万到底入没入足球俱乐部的账只能以后再说,另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证明宏运集团实际上控制着俱乐部的经营和财务,“这些内容都是有据可查的。”
关于律师讲的这些内容,腾讯体育昨日傍晚和晚上曾致电俱乐部总经理黄雁,希望做进一步求证。很遗憾,他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辽足还在挣扎阶段时腾讯体育曾与黄雁联系上一次,他拒绝了采访。
王金兵表示,自己对打赢这场官司充满信心,“胜诉应该问题不大。只是这个执行过程会比较麻烦,这些钱究竟从哪里来出呢?这的确是个问题。”
所以他认为这注定是一场耗费时间的官司,“最后拿到钱也许是半年之后,或者一年、两年之后,都说不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球员也只能等。“俱乐部解散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钱拿到。”一位辽足旧将这样说。
10多家俱乐部被注销 足协既无奈又必须下狠手挤泡沫
一边讨薪,一边找下家,到别的队伍试训。有的可以留下,有的试训完了没达到要求,继续找新的球队。
“很多人都没找到下家,所以大家也比较发愁。”辽足旧将说。
这些队员早就预料到俱乐部很难继续生存下去了,所以过去这段时间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
怎奈这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职业,实力不行,即便是自由身,恐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继续留在职业足球的舞台上。因此也就不排除在俱乐部解散后,部分球员将下岗。
除了辽足之外,足协这次还官宣了另外10家俱乐部被取消注册资格。算上已解散的天津天海,它们的问题基本上都出在了钱上。
过去这几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直处于砸钱的模式当中,这的确带来了一定关注度,可问题也很突出,几乎所有俱乐部都在依靠母公司投钱而生存。
“一旦母公司不行了,那么俱乐部就会瞬间倒下。”一位足球专业人士做了这样的表态,他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这些职业俱乐部的自我造血能力依旧非常有限,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大俱乐部,“天津权健曾非常风光,引进大牌外援、外教,还踢过亚冠,结果老板被抓,投资公司不行了,勉强支撑一年就解散了,这就能反映出中国职业足球的普遍问题。”
对于这样的现实,中国足协相关人士与腾讯体育交流时也表达了无奈,“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但也不得不说,现在很多俱乐部的运营模式都存在问题。”
“有些俱乐部的存在基本上就是指着某个大老板的支持,或者说政府的投入支持。如果这两个都撤了,俱乐部也就完了。如果将来真有一天能依靠自我造血生存,那就太好了。”足协人士表示,他们并不排斥大老板、政府的支持,但现在占比太高,“有些甚至可以达到90%,这就是问题。”
当然,这位足协人士也表示这并不是某一个俱乐部的错误,“而是整个行业的生存模式问题,所以现在要挤掉泡沫,让联赛更健康。”(赵宇)